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講座圓滿大合照。第一排由左至右,佛門網高級編輯鄺志康、總編輯林國才,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,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,佛光山榮譽功德主蔡蝴蝶。 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
圖說:現場聽眾對三位法師的精彩演講致以熱烈的掌聲。 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
圖說: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分析淨土宗的修持法。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中華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講述禪宗的修持法。 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
圖說: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引經據典,講解律宗和密宗的修持法。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
圖說: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簡介講座主題。 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
圖說:三好兒童向三位法師獻花,由左至右,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,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,國際佛光會中華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。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2023年香港書展佛學講座「佛教各宗的修持法」 學以致用活在當下
2023-07-24
人間佛教正視人們面對生活的問題,強調在生活中實踐修行。7月22日,香港佛光道場於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演講室舉行「佛教各宗的修持法」講座。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持講座,聯同兩位與談法師,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,與百餘名聽眾分享中國佛教八宗的行門,即禪宗、律宗、密宗、淨土宗的修持法。講座提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文章〈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〉給聽眾參考和學以致用。
永富法師簡介,佛教八萬四千法門,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形成八個宗派,即密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唯識宗、華嚴宗、律宗、天台宗及三論宗。佛光山八宗兼弘,大師以「密富禪貧方便淨,唯識耐煩嘉祥空」概括宗派的特質。
覺多法師講述禪宗的修持法,禪宗最重要是明心見性,認識真正的自己,「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,做自己的主人」,以實際的行動行佛。永富法師指出,「修行是心性上的轉變,讓生命圓滿不是個人的事」,大師經常開示生命是共同體,要把生命和力量擴大至社會、國家。
慧專法師講解律宗和密宗的修持法,律宗強調規則,「戒住則法住是非常重要的因果關係」。「戒如明燈」,讓人們看清楚人生的方向。密宗持誦咒語源自佛菩薩的內在修行,密行不宣,不貪求名聞利養。永富法師補充,佛菩薩的咒語都有對應的功德,降伏心魔要透過觀念和習慣轉變。至於淨土宗的修持法,重點是信願行具足及發菩提心。「厭離娑婆,欣羨極樂」,其實是要從執著中跳脫出來,看到生命的本質,以及有清晰的生命目標。
三位法師都強調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法門後依法而修、活在當下、勇於承擔、自我超越。
永富法師簡介,佛教八萬四千法門,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形成八個宗派,即密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唯識宗、華嚴宗、律宗、天台宗及三論宗。佛光山八宗兼弘,大師以「密富禪貧方便淨,唯識耐煩嘉祥空」概括宗派的特質。
覺多法師講述禪宗的修持法,禪宗最重要是明心見性,認識真正的自己,「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,做自己的主人」,以實際的行動行佛。永富法師指出,「修行是心性上的轉變,讓生命圓滿不是個人的事」,大師經常開示生命是共同體,要把生命和力量擴大至社會、國家。
慧專法師講解律宗和密宗的修持法,律宗強調規則,「戒住則法住是非常重要的因果關係」。「戒如明燈」,讓人們看清楚人生的方向。密宗持誦咒語源自佛菩薩的內在修行,密行不宣,不貪求名聞利養。永富法師補充,佛菩薩的咒語都有對應的功德,降伏心魔要透過觀念和習慣轉變。至於淨土宗的修持法,重點是信願行具足及發菩提心。「厭離娑婆,欣羨極樂」,其實是要從執著中跳脫出來,看到生命的本質,以及有清晰的生命目標。
三位法師都強調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法門後依法而修、活在當下、勇於承擔、自我超越。
最新消息
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
2025-11-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
2025-11-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
2025-11-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
2025-11-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
2025-11-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
2025-11-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
2025-11-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
2025-11-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
2025-11-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
2025-11-21
相
關
消
息







